布消大问消费心六会发中国者协物小示 双购费提题

中国消费者报报道(记者任震宇)随着“双11”的双11临近,各商家又开启了新一轮的中国者协大促活动,尤其是消费心线上商家,推出了多种多样的布消促销手段,让广大消费者“目不暇接”。费提通过梳理近几年在“双11”“6·18”等大促期间开展消费维权工作的示购情况,中国消费者协会11月3日发布消费提示,物小问题提醒消费者注意六大问题。双11
直播带货槽点多。中国者协近年来,消费心“直播+电商”成为一种新兴的布消网购引流方式,但一桩桩带货主播“翻车”事件也引发了不少消费者的费提吐槽。据统计,示购消费者反映的物小问题“槽点”主要有:直播带货商家未能充分履行证照信息公示义务;部分主播在直播带货过程中涉嫌存在宣传产品功效或使用极限词等违规宣传问题;产品质量货不对板,兜售“三无”产品、双11假冒伪劣商品等;直播刷粉丝数据、销售量刷单造假“杀雏”;主播将消费者引至第三方,该平台信用资质不佳或是引诱消费者进行私下交易;部分商品售后无保障,消费者难享“三包”权利等。
优惠活动水分多。红包活动一直以来是各大电商平台吸引用户、提升销量的惯用手段。但是消费者发现,有时候这些红包活动看似优惠多多,实际上却很鸡肋。有消费者反映其在某网络购物平台参加抢红包活动,一共抢到了900多个红包,但实际优惠金额累计不到10元,花费了很大精力,最后只有满满的失落感;有的商家使用“限时抢购”“爆款秒杀”“巨惠特卖”等极具诱惑力的宣传用语来吸引消费者下单,实际上是“先涨后降”的套路;还有的优惠活动可能就消费期限、商品品类、消费金额等设置一定的“门槛”,消费者达不到这些门槛,就不能享受到优惠。此外,越来越多的平台与商家推出商品预售的促销模式,消费者应了解“定金”与“订金”的区别,如果消费者没有在规定时间内支付尾款,“定金”不予退还;如果商家违约,则返还消费者定金的双倍。
商品质量问题多。商品质量问题一直是网络购物和电视购物领域的消费痛点问题,一些不法商家通过虚假宣传或者虚假好评、“刷单”等方式,诱导消费者选购。尤其是在双11等大促活动期间,部分平台、商家还会以促销活动的名义进行推广,表面上是让利消费者,实则清库存,甚至借助低价来推销其劣质商品。
售后服务诟病多。一些商家重视销售轻视售后服务也常常招致消费者的不满,常见的问题有不履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作出的七日无理由退货规定、不向消费者提供购物发票、售后电话无人接听形同虚设、商品存在明显的质量问题却要求消费者去鉴定、不履行“三包”义务、对消费者退货或者退款请求拖延处理等。尤其是在直播带货、微商等电子商务新业态以及中小型电商中,这些售后服务问题更为突出。
订单合同违约多。大促期间,有的商家为了冲击销量而虚标库存,还有的商家可能只是为了推广或是收集消费者的个人信息打出“秒杀”“竞拍”等低价促销活动,吸引大量消费者下单购买后,商家或是迟迟不发货等待消费者主动取消订单,或是以“订单异常”“商品缺货”“操作失误”“系统错误”等借口为由单方面强制“砍单”。
促销广告骚扰多。很多消费者表示,一到大促期间,手机上、网络上就会收到各种广告促销信息,有的甚至能够根据消费者的消费习惯进行精准推送,即使消费者并没有购物的打算,也难以逃脱这些广告的轮番“轰炸”,让人“不堪其扰”“防不胜防”。一方面暴露出消费者个人信息安全权没有得到有效保障;另一方面也反映出经营者并没有很好地落实国家有关商业广告推送的法律规定。
●相关链接
七项注意避陷阱
为帮助消费者规避促销陷阱,中消协提醒广大消费者,坚定理性消费心态,切记量需而入。
面对各种促销优惠广告,消费者要保持理智。在面对商家为“清库存”而进行大促时,消费者最好先清理一下自己的“库存”,也许家里还囤积着上次大促时血拼的商品。
尽量选择资质齐全、信誉较高的商家进行交易。资质齐全、信誉较高的商家,其经营行为相对较为规范,商品质量和售后服务等也有较高的保障。千万不能贪图价格便宜就登录陌生网站或者点击不明链接进行交易,更不要随意添加陌生人的微信、QQ等进行私下交易,以免吃亏上当。
提前做足“功课”,不被各种“假优惠”陷阱误导。不轻信商家作出的“特价”“清仓价”“全网最低价”等宣传,购买商品前,要货比三家,先了解商品的大概市场价格,再对商家促销活动是否有实际优惠进行评估,警惕“明降实涨”等价格陷阱,避免受不实促销诱惑而冲动消费。
慎重预付定金,防范消费陷阱。消费者选择预付定金方式来享受商品优惠的,一定要提前仔细阅读规则,权衡利弊,确认值得购买后再下单支付。定金支付后,要及时关注商品进展,在约定的期限内支付尾款,避免因违约而遭受经济上的损失。在支付尾款时还要留意支付的金额是否与当时承诺的优惠一致,商家是否存在虚假宣传等。
认真行使“先验后签”权利,确认无误再签收。收到商品时,消费者应当行使“先验后签”权利,仔细验货。尤其是一些贵重物品和易碎品,一定要确认货品完好无损并符合双方的约定后再签收。遇到快递商品损毁或者与约定严重不符的,消费者有权拒签。
重视个人信息保护,不轻易向商家授权。消费者要重视对自身个人信息的保护,非确有必要的,尽量不向商家提供或者授权,以免被商家过度收集或是用来推送广告信息。同时,快递包装上也常常含有消费者的姓名、电话和地址等个人信息,消费者应在丢弃快递包装前,先将个人信息撕毁或涂抹,防止泄露。
注意留存购物证据,依法维护权益有保障。消费者要注意索取并保存购物凭证以及相应的商家承诺,通过网络购物的,还应将订单信息、购物聊天记录等留存,作为维权证据。发生消费纠纷时,可先与商家以及平台进行沟通,如联系不上或者无法达成一致的,可向12315或者消协组织进行投诉,也可以通过向仲裁机构提请仲裁、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等方式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任震宇)
责任编辑:24
相关文章
- 京东3C数码“益企焕新季”正式开启,京东聚焦新趋势、新产品、新服务,为企业用户带来了包括电脑、手机、外设配件、摄影摄像、影音设备等多品类的3C数码爆品。4月7日,京东3C数码“益企焕新季”正式开启。活2025-05-15
要在空间站呆到明年!被困宇航员终于承认:波音星际客机存在问题
快科技9月14日消息,据媒体报道,在最近的新闻发布会上,被困在国际空间站的两名宇航员巴里·威尔莫尔和苏尼塔·威廉姆斯坦言,星际客机确实存在问题。由于星际客机推进器故障和氦气泄漏等问题,美国国家航空航天2025-05-15- 死亡有多痛苦?或许也有很多因为患病等原因生不如死的人更想尝试,瑞士是全球少数法律层面允许安乐死的国家之一,但近期发生的一起事件引发了新的法律争议。一种名为“安乐死胶囊舱”的设备,在未经官方批准的情况下2025-05-15
美国不能登月吗!NASA不死心:还在申请研究中国嫦娥六号月壤样本
10月25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称,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表示,他们还在申请研究中国嫦娥五号月壤样本。NASA局长比尔·纳尔逊表示,他们还在申请,以便让美国科学家对中方取回的月壤样本开展研究,美国寻2025-05-15- 今天是第43个“国际消费者权益日”,我市各地围绕“共筑满意消费”这一主题,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提高市民消费安全意识,持续优化消费环境,进一步推动消费维权社会共治,更好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今天上午,2025-05-15
史上最长双十一来了!今年电商购物节10月14日开启:提前10天
快科技10月10日消息,每年最重要的两个电商购物节分别是618和双十一。据爆料,2024年双十一购物节将于10月14日晚提前开启,打破历史记录,成为周期最长的双十一。资料显示,此前2022年、20232025-05-15
最新评论